提质增效,科技赋能,北京加强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力度
▲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和解读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措施相关内容。
今年,北京法院出台了《关于推动诉讼执行全流程提速服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在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改革举措。在《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中,北京法院将继续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以科技赋能为突破,进一步加强对首都法治营商环境的司法保障力度。一是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加快简单案件审理,依法扩大简易程序和独任制适用范围,力争年度案件审结受理比例达到100%。加强对鉴定机构的规范化监管,完善鉴定机构考评办法,通过业绩量化考评、一对一智能平台推送、数据留痕全程可溯、司法公开成绩公示、末位约谈集中整改等方式,增强对委托鉴定机构的精细化管理。二是持续规范执行工作。制定财产保全执行工作指引,明确合理的价值计算方法和保全范围,重点解决财产保全执行超标的、超范围查封问题,切实保护企业和公民合法财产权益。持续加强执行案款认领、提存、发放等流程节点监控,主动向申请执行人反馈执行案款到账情况,确保具备发放条件的案款在20日内完成案款发放,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实现对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的在线冻结、对京牌机动车等财产的在线查控。三是继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审判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立案风险甄别、庭审语音识别、类案和法条推送、证据分析、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全面应用,助力提高审判效率。完善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功能,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具个性化、专业化的网上立案诉讼服务。四是推进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提升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水平,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纠纷解决平台,积极引入国际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提升我国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着力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六是强化市场主体退出府院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本市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协调机制作用,积极配合建立全市企业破产制度和工作体系,切实解决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的痛点难点问题。七是积极引导困境企业破产重整。建立和实施中小企业司法挽救机制,畅通中小企业重整快速启动渠道,降低中小企业挽救成本;建立破产信用修复机制,对于法院已经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的破产企业,相关部门应依法依规调整对重整企业的相关限制和惩戒措施。八是提高破产管理人履职便利度。完善破产管理人履职保障制度和政策,为管理人更好履职创造条件;建立破产案件财产处置协调机制,允许破产管理人拥有解封和处置破产企业财产的权利;鼓励破产管理人协会扩大会员范围,健全管理人履职监督与日常考核机制,促进管理人制度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下一步,北京法院将以落实本市5.0版改革举措为牵引,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构建公正权威、智慧便利、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司法服务体系,为打造首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