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审核的服务机构才能查看完整的商机信息
X
欢迎来到破茧网,专注企业或个人的重整服务,专业团队,让您省心省力!
2025年01月06日

个人破产,除了去法院申请,还可以委托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

【发布时间:2024-09-13 21:22:31 】     【信息来源:网络】

个人破产

除了去法院申请

还可以委托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


01

什么是

个人破产庭外和解?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简称《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


图片

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可以就债务清理在庭外自行委托破产事务管理部门等组织进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直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和解协议。

为了落实《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及相关规定,进一步提升庭外委托和解制度的可操作性,促进个人破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规范个人破产委托和解程序,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以下简称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制定了《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组织个人破产庭外和解工作规程(试行)》(简称《和解规程》),进一步明确个人破产庭外委托和解的委托条件、委托机制、申请材料、操作流程及监督执行等重要问题。



02

哪些人可以申请

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


如果您想申请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您需要符合以下两方面条件:


一是符合《条例》规定的破产基础条件;二是已经参加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并取得回执


如果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需要等相关情况满一年后方可申请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


图片

(1)曾申请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的;

(2)经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准许撤回或者驳回破产申请的;

(3)经人民法院裁定未批准重整计划、不认可和解协议,或者在破产宣告前裁定终结破产清算程序的;

(4)经人民法院裁定终止重整计划、和解协议执行或者不予免除、撤销免除未清偿债务的。



03

庭外委托和解程序

是如何操作的?

01

申请

债务人参加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并取得回执后可以申请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提交下列材料


1.委托书;

2.破产和解申请书;

3.本人居住证明、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纳税记录;

4.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回执;

5.本人负债情况及已知债权人名册;

6.本人或者家庭收入、支出情况及相应佐证材料;

7.本人征信报告、诚信承诺书;

8.和解协议草案;

9.其他必要的材料。

02

启动

市破产管理署自收到债务人提交的齐全且符合要求的委托材料后五个工作日内,征询已知债权人意见。已知债权人均同意委托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和解且出具委托书的,市破产管理署启动庭外和解工作。

03

组织

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庭外和解,主要按照以下流程开展,确保庭外和解规范有序:


1.发布公告。

市破产管理署接受债务人和债权人委托和解申请后,将通过有关信息公开平台发布破产和解公告,公告内容包含:

(1)债务人身份信息;

(2)债务人负债情况;

(3)启动庭外和解的时间;

(4)债权申报的方式、期限及要求;

(5)债务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及监督途径。


2.财产申报及核查。

一是债务人应当自收到市破产管理署财产申报通知后十日内进行财产申报。二是市破产管理署可以按照本市相关规定对债务人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化查询核对或对债务人开展清偿能力评估,还可以采取书面问询、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债务人财产状况进行核查。


3.债权申报及审核。

与《条例》一致,庭外和解程序中债权申报的时间不少于三十日,债权人应当按照公告要求及时申报债权并提交相关申报佐证材料。市破产管理署在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进行债权审核,并制作债权人名册,债权人名册应当载明全体债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债权金额、债权性质、有无财产担保、是否连带债权人等情况。


4.提前征询意见。

债务人根据本人债务规模、财产状况、收入支出、偿债能力等情况完善和解协议草案并提交至市破产管理署。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召开和解会议,并提前十五日发布会议公告,通知债务人、全体债权人参会,同时将和解协议草案、债权人名册等会议材料发送全体债权人征询意见,进一步提高和解会议效率与和解成功率。


5.组织表决。

编入债权人名册的债权人有权参加和解会议。在和解会议上,市破产管理署听取全体债权人与债务人各方关于和解情况的报告,全体债权人就债权人名册、和解协议草案等进行表决。

04

签署

经庭外和解,如果您与全体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的,由市破产管理署发布公告并就和解协议草案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满且无异议的,市破产管理署组织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签署《和解协议》。

05

确认

为确保《和解协议》顺利执行,《和解规程》明确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在庭外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按照《条例》规定申请人民法院认可。

06

其他

《和解协议》按期执行完毕的,债务人可以按照《条例》规定申请免除其未清偿债务;《和解协议》无法继续执行的,相关人员可以申请终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