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破产保护-企业绝境下的背水一战
【发布时间:2023-12-07 20:31:25 】 【信息来源:今日头条】
一、破产保护的概念
破产保护和破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破产保护,顾名思义,是保护企业,防止其步入破产的制度,该概念来源于美国的《破产法》第十一章(第1101~1195条)“重组”(REORGANIZATION),这部分的法律规定了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相关流程,即处于经营困境的公司向联邦破产法院递交申请,并提交重组方案,申请通过后,将启动一个称为“自动冻结”的法律机制,就是临时禁止任何债权人要求企业清偿债务,也禁止对公司提起任何法律诉讼。申请破产保护不必然意味着该公司即将破产,但破产保护失败后的结果必然是破产。
二、我国类似的制度
我国法律也有类似破产保护的相关规定,也就是“破产重整”。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第七条规定,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如果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应当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申请目的;
(3)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三、实例分析
(一)恒大在美申请重组
1、事实概述
2023年8月17日,我国房地产企业恒大在美国在纽约曼哈顿的破产法院申请债权人保护。该企业向法院提交文件,表示正在寻求对在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进行的重组谈判的认可。此举引来不少纷争,有人认为该企面临破产,有人认为其在境外申请破产是为了躲避巨额债务。
2、在境外申请破产保护的原因
(1)司法管辖权使然
恒大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发行了不少美元债,积累了许多境外债权人,因此适用于普通法系,由美国的法院管辖,适用美国《破产法》第15章“跨国破产案件”相关规定,此次境外重组协议也是香港和BVI法律体系下的协议。
(2)防止诉讼,保护资产
恒大有离岸重组债务的计划,为此需要保护相关资产,破产保护的机制能够帮助其抵御来自他方的诉讼,减少财产的法律争议,为其实施计划营造良好条件。
(3)防止破产
该企近年来负面新闻不断,过度扩张导致了短期和长期风险的积累,早在此前,其总债务已超过2.4万亿,债务负担严重,同时,房地产经济低迷下滑,恒大在压缩现金流的同时承担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此次申请重组并非毫无端倪,该企此前已通过自愿性公告透露过资产重组计划。
(二)美国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
1、事实概述
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正式向纽约当地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确定了将于2011年年底前关闭或停产的14家工厂名单。2009年7月10日通用汽车公司在签署完出售资产的文件后,于当地时间10日上午宣布已经脱离破产保护,新的通用公司因而诞生。
2、面临破产的原因
(1)员工费用成本巨大。
(2)部门结构散乱。通用早期各部门之间关系疏远,企业凝聚力不强,各部门之间不清楚各自的工作,配合不当,长此以往拉低公司效率。
3、破产保护成功的原因
(1)及时更换最高领导层。在通用即将破产之时,政府人员找到了对汽车行业毫无了解的惠特克,惠特克拥有经营大公司的经验,在接手通用后发起大量溢价收购,削减债务,恢复经营,缩小了公司规模。
(2)政府救济。通用汽车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不少收益,与美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白宫在其面临破产时宣布提供500亿美元对其进行救助。
(3)大量裁员。破产保护期间,整个通用公司上至管理层下至基层员工都经历了一次大洗牌,管理层从1300人减至1100人,极大地减少了管理成本。直到今天,通用仍十分注重员工的质量,多次发布裁员计划。
四、萍论
1、破产保护与破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本质上就是重组,即即将面临破产境地的企业向法院提交申请,申请通过后得到法院的保护,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债权人要求还债,并且禁止任何债权人对公司提起诉讼,破产保护是企业真正步入破产前的最后一博,重组成功的企业会重获新生,失败的企业还是难逃破产清算的结局。
2、我国也有破产保护的类似制度,即破产重整,来源于《企业破产法》第二条和第七条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3、破产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企业的规模越大,其利益相关者就越多,当企业负债情况严重时,破产保护既可以防止其因破产而损害部分债权人的利益,又可以给企业一次挽救的机会,成功的破产保护会带给企业新生。破产保护有利有弊,如何利用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