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重点项目推介力度 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新时代首都发展
一、2022年民间投资促进工作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以来,落实“三要”要求,坚持把促进民间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一项重点工作,千方百计解决民间投资增长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一是应对疫情优化民间投资政策环境。制定稳经济“45条”及接续政策、中小微企业纾困“18条”、助企纾困“12条”措施,推出税费延缓缴纳、国有房租减免、缓缴部分涉企保证金等一批有利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二是拓展重点领域民间投资空间。印发《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差异化管理,对民间投资集中的氢能、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配套制造等细分支持。制定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以立法方式探索解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面临的融资、审批等方面问题,积极推广“劲松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达到40个。
三是持续深化投资审批改革。在全市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综合服务”改革,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顺义区、怀柔区、昌平区实施方案印发。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5.0及创新试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全市低风险项目、集中供地项目以及集体建设用地零星公共公益项目规划许可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
四是充分运用政策性资金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购置与更新贷款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资金,支持北京均大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等民间投资项目开工建设。12月13日,印发《关于推动“五子”联动对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实施方案(试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2.5个百分点的贴息、期限2年,预计引导银行发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约300亿元,重点支持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项目。
二、2022年第二批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项目情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要求,根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等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自2018年以来,我委牵头建立了本市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的长效机制,已分八批推介了726个项目、总投资8850亿元。近期我委会同各区、各部门深入梳理全年第二批推介项目,拟于近期向社会公开推介。
(一)总体情况
本次拟推介项目共计101个,总投资2093亿元,较上一批次增长43.7%,目前已有84个项目明确了拟引入社会资本的额度,共计866.9亿元,较上一批次增长16.2%,项目总投资和拟引入社会资本额度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二)行业领域分布情况
本次推介更加突出“五子”联动,积极扩大生产性投资,推动民间资本投向本市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总投资占比达到66%。
一是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30个,包括石景山区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二期)、通州区复地金融中心项目、大兴区国际航空总部园项目等,总投资1376.8亿元。
二是基础设施项目10个,包括京密高速(机场南线-六环路)、石景山区调色板花园地下停车库项目、密云区大城子镇农村污水设施建设工程等,总投资352.4亿元。
三是住房保障项目13个,包括朝阳区望京人才公寓项目、大兴区礼贤国际人才社区等,总投资148.5亿元。
四是城市更新项目11个,包括丰台区开阳路8号升级改造项目(京印国际中心)、大兴区新城核心区市场路城市更新项目、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及环境整治项目等,总投资122.6亿元。
五是文旅体育项目30个,包括延庆区北京世园公园体育公园项目、石景山区首钢东南区体育公园、通州区运河文化主题街区项目等,总投资53.6亿元。
六是公共服务项目4个,包括通州区玉桥家园中心、石景山区五里坨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延庆区会展中心西侧土地打造高端养老(CCRC)项目等,总投资29.4亿元。
七是现代农业项目3个,包括平谷区海升智能温室项目、平谷区春禾智能温室项目、密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等,总投资9.8亿元。
(三)区域分布情况
项目数量靠前的是石景山区、大兴区、丰台区、延庆区,分别为18个、15个、14个,12个。项目总投资靠前的是大兴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分别为1005.3亿元、281.7亿元、227.6亿元、90.4亿元。市级部门项目6个、投资额321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
2023年,本市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摆在突出位置。
一是坚持“五子”联动,着力扩大生产性投资领域民间投资。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高技术产业民间投资接续落地,持续提升民间投资质量效益。
二是聚焦提振信心,推动助企纾困一系列政策抓紧落实、加快见效。用好用足本市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动扩大再生产。坚持面向社会资本公开推介重点领域项目长效机制,加快推动市场企稳回升、民营企业恢复投资信心。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着力拓展民间投资增量。进一步加强“两区”投资促进工作,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谋划和引进一批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支撑的民间投资项目。
四是加力降本增效,持续加大企业投资服务与改革力度。坚持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畅通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渠道,为项目和资金架桥梁、搭平台、拓渠道。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投融资改革,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