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紧贴实际开展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行动,通过健全司法护企“三项机制”、优化司法护企“三个举措”、擦亮司法护企“三张名片”,为辖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新华社武汉8月8日电(记者田中全)投资资金全部到位、偿债资金陆续分配至债权人、公司逐步恢复经营……近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审结武汉某建筑公司破产清算案件。曾经债台高筑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迎来转机。这是湖北省首例执行转破产案件进行重整成功的典型案例。
经济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源于优质的营商环境。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惠州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厚植法治沃土,为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北海市积极探索办理破产领域改革,在加快建设“三化”(信息化、制度化、专业化)基础上打造“3+N”工作模式,优化破产司法程序、提升破产审判能力。2021年,北海各级人民法院审查破产申请案件30件,受理破产衍生案件68件,平均债权人回收率67.03%,破产案件平均时长从去年的0.95年缩短为0.8年,平均办理破产成本为7.10%,在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最大化盘活现有资产、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方面,走出一条北海特色的破产审判改革之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司法行政机关深入企业调研450次,深入企业调研758人,发放各类调查问卷6723份。省司法厅通过“精准对接”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为民营企业打造一面法治“防火墙”,给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一剂法治“强心剂”。
净资产为负、连年亏损、面临终止挂牌新三板的风险,安徽省天长市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控股”)曾一度游走在“退市”的边缘。而在经历两年多的破产重整后,最终获得新生,保住了新三板挂牌的资格。
近日,平南县锦泰花苑项目破产重组盘活成功交房交证仪式在锦泰花苑小区内举行。这是平南县首个房地产破产案件全流程完结的案件,对于平南县房地产破产案件处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破产管理人制度新闻发布会。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王伟主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韩强、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厅副厅长宋欣欣、淄博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贾茂远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并发言。
“多亏检察院的帮忙,这下企业有救了!”近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某打电话给平凉市检察院。
重庆破产法庭向社会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2021年)》及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该白皮书内容显示,2021年,重庆破产法庭新收各类案件2306件,审结2104件,共清理债务468.48亿元,盘活企业资产288.32亿元。
“又快又省钱!让我感受到了优化营商环境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近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起破产和解案件审理中,首次采用网络询价方式,对该案债务人提供履行和解协议的财产确定了市场价值,不仅时间缩短,还省下万余元评估费用,该案债权人周某说。
近日,《深圳市个人破产管理人名册》发布,40家机构入册。这也意味着国内首部个人破产管理人名册正式生效。